路加福音Luke 15:1-3, 11b-32
15 众税吏和罪人,都接近耶稣,要听他讲道。 2法利赛人和经学家,纷纷议论说:“这个人接待罪人,又和他们 一起吃饭。” 3耶稣就对他们讲了这个比喻,
11耶稣又说:“某人有两个儿子。 12小儿子对父亲说:‘爸爸,请把我应得的家业给我。’父亲就把财产分给他们两 兄弟。 13过了不多几天,小儿子收拾一切,到远方去了,在那里生活放荡,浪费钱财。 14他花尽了一切所有的, 那地方又遇上了严重的饥荒,就穷困起来; 15于是他去投靠当地的一个居民。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, 16他恨 不得吃猪所吃的豆荚,可是没有人给他。 17他醒悟过来,说:‘我父亲有那么多雇工,又有丰富的食物,我却要 在这里饿死吗? 18我要起来,到我父亲那里去,对他说:爸爸,我得罪了天,也得罪了你, 19不配再称为你的儿 子,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!’ 20于是他起来往父亲那里去。他还在远处时,他父亲看见了他,就动了慈心,跑过 去抱着他,连连与他亲吻。 21儿子说:‘爸爸,我得罪了天,也得罪了你,不配再称为你的儿子。’ 22父亲却吩咐 仆人说:‘快把那最好的袍子拿来给他穿,把戒指戴在他手上,把鞋穿在他脚上, 23把肥牛犊牵来宰了,我们要 吃喝快乐, 24因为我这儿子是死而复活、失而又得的。’他们就欢乐起来。 25 “那时,大儿子正在田里。他回来离家不远的时候,听见音乐跳舞的声音, 26就叫了一个仆人来,问他这是怎 么一回事。 27仆人说:‘你弟弟回来了,你父亲因为他平安无恙地回来,就宰了肥牛犊。’ 28大儿子就生气,不肯 进去;父亲出来劝他。 29他对父亲说:‘你看,我服事你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,可是你没有给我 一只山羊羔,叫我和朋友一同欢乐。 30但你这个儿子,常常跟娼妓在一起,花尽了你的财产,他一回来,你倒为 他宰杀肥牛犊!’ 31父亲对他说:‘孩子,你常跟我在一起,我的一切都是你的。 32只是因为你这个弟弟是死而复 活、失而又得的,我们应该欢喜快乐。’”
反思 Reflection
从前有一个牧师,他背负着很久以前在圣经学院时所犯的秘密罪。他忏悔过,但他从未真正感到被原谅。在他的 教会里,有一个女人声称她看到了与基督说话的异象。牧师仍然持怀疑态度,决定测试一下她。
“下次你和基督说话的时候,”他说,“问问他我在圣经学院犯了什么罪。”
她同意了。
几天后,牧师问她:“基督在你的梦中见过你吗?”
“是的,”她回答。
“你有没有问他我犯了什么罪?”
“是的,我说了!”
“那么,他说了什么?”
“他说,‘我不记得了。’”
这个故事完美地抓住了福音的核心:上帝完全和无条件的宽恕。不是上帝抓住了罪恶,而是牧师。像他一样,我 们中的许多人都很难完全相信我们被宽恕了。我们犹豫着要不要接受神那深沉的爱,就像今天寓言里的小儿子一 样。在路加福音15章中,小儿子要求继承父亲的遗产,挥霍无度,最后一无所有。然后,他“醒悟过来”,回到家 里,准备乞求怜悯:“父亲,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。我不配再称为你的儿子。把我当作你的雇工吧。”
但迎接他的不是惩罚或冷淡的距离,而是完全出乎意料的:拥抱、亲吻、长袍、戒指、凉鞋和盛宴。完整的恢 复。他父亲不会等着一个完美的道歉。他不是在寻求惩罚或报复。父亲跑向儿子——不是因为儿子值得,而是因 为他是他的儿子。小儿子是否说对了话,是否有足够的悔意,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父亲的心。这就是我们很多人 开始感到不舒服的地方。
许多像大儿子一样遵纪守法、努力工作、忠心耿耿、坚持传统的人可能会问:“我们怎么办?”那些守安息日,坚守承诺,维持人际关系,照顾家庭,尽自己最大努力过正确生活的人呢?为什么看起来鲁莽的人总是得到所有的 关注?大儿子迷惑不解。伤害。生气。“这些年来,”他说,“我一直像奴隶一样服侍你!我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 命令,而你却从来没有给我一只小山羊,让我和朋友们一起庆祝。等你这个儿子挥霍了一切回来,你还为他设宴 款待?”
这是恩典的宽容。就其本质而言,恩典是不公平的。它扰乱了我们的期望,忽视了我们的价值体系,推翻了我们 精心构建的正义。在一个建立在竞争、公平和自行其是基础上的世界里,恩典让我们不安。它违背了我们对人们 应得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。路加福音15章的比喻,迷失的羊,迷失的硬币,迷失的儿子,并不是道德行为的教 训。它们不是关于我们必须做什么,而是关于上帝是谁:他为迷失的人而欢喜,而不是为九十九个从未迷失的人 而欢喜。
这听起来不切实际,甚至是不负责任的。糟糕的牧养,糟糕的经济,可疑的神学。但是耶稣有意地突破了我们对 爱的理解。在路加福音15章的开头,法利赛人又一次抱怨起来——这次是因为耶稣和6个罪人一起吃饭:税吏、 麻疯病人和夜间的女人。他违反了饮食法,越过了纯洁的界限,还招来了丑闻。作为回应,耶稣讲了三个比喻来 重新定义上帝的国度到底是什么样子。
大儿子的问题——以及他所代表的法利赛人的问题——是父亲的爱不是基于功绩或表现。他爱,因为他就是爱。 这就是大儿子不高兴的地方。他不能忍受一种无法赢得、控制或限制的爱。耶稣在当时和现在都恳求长老们敞开 心扉。拥抱他们的兄弟姐妹,不是因为他们赢得了这样的爱,而是因为爱使他们成为家人。这位父亲不厌其烦地 倾注恩宠。他对一个儿子的爱从未减少他对另一个儿子的爱。
父亲对大儿子说:“你这个兄弟——不光我的儿子,也是你的兄弟——是死而复活的;他失踪了,现在又找到 了。我们怎么能不庆祝呢?”这就是耶稣结束故事的地方——开放式的。我们不知道大儿子是否加入了这个宴 请。我们不知道他是留在外面,坚持他的公平感,还是走进里面,接受同样的恩典,就像欢迎他的兄弟一样。
这个故事由我们来完成。我们会被怨恨和自以为是孤立在外面吗?还是我们要进来,与破碎的和有福的,圣人和 罪人,义人和鲁莽的人——我们的姐妹和兄弟,都被同一个慷慨的父亲所爱?
纵观历史,这个寓言从来都不容易被教会完全接受。几个世纪以来,我们一直在争论它的意义——也许我们将永 远如此。但圣经提醒我们:上帝让太阳升起,照坏人,也照好人;降雨给义人,也给不义的人。神的爱是一视同 仁的。上帝的宽恕并不等待我们的认可。父亲爱两个儿子。就像他跑去拥抱小儿子一样,他也出来迎接大儿子。 神的爱不是分离的爱,而是拥抱的爱。
让我分享一个出埃及记时期的故事。以色列人被困住了——红海在他们前面,埃及军队在他们后面。摩西击水, 红海打开,以色列人通过。法老命令他的战车追赶他们,但是海水淹没了他们,淹没了埃及军队。以色列人终于 从压迫者手中解放了!正义战胜压迫的戏剧性故事。
但是天堂里发生了什么呢?一个哈西德派的故事讲述了天使为以色列的胜利而欢欣鼓舞。但是他们注意到上帝不 在他们中间。“上帝在哪里?一个天使问道。天使长米迦勒回答说:“上帝独自在那里哭泣,因为今天有成千上万 的上帝的孩子被淹死了!”这是上帝的心——当迷失的人被找到时,上帝会感到高兴,但也会为那些仍然失踪的 人感到悲伤。
耶稣为我们所有人而来。他是为那些陷入可悲选择和失败梦想的人而来。他的目标是企业高管、街头游民、超级 明星、农民、妓女、瘾君子、艾滋病患者,甚至是二手车经销商。”他来不是因为我们挣得,而是因为我们被 爱。
美妙之处在于:并不是小儿子的告白触发了父亲的爱。是父亲的爱使忏悔成为可能。神的恩典先起作用。上帝的 怀抱已经张开了。无论我们在远方还是在近处,无论我们在野外还是在努力工作,神都在等着我们——他穿着凉 鞋,穿着长袍,准备了丰盛的筵席。小儿子参加了庆祝活动。大儿子——也许他还在犹豫。但是门还开着,父亲 还站在外面,看着,等着。
无论我们是在小儿子身上看到自己,还是在大儿子身上看到自己,还是在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看到自己,愿我们 紧紧抓住这个真理: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。恩典的邀请。爱的等待。宴会已经开始了。你能进来吗? 的确如此。